2)第582页_白云深处有为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一一个。

  要说皇上对翰林院满意,也不至于赐御膳,尤其是送了全翰林院!

  每个人都是两个馒头,四菜一汤,全是御膳,以往只有经宴才有这个待遇,如今全翰林院都吃上了。

  经筵之制虽于宋代已形成,但形式并未固定,非但元朝有,明朝更是如此,一朝之中不同君主实行情形也不尽相同。

  明代为例,初无定日,亦无定所。

  因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并非学识过人的皇帝,所以这经宴最多是业余学习的课堂。

  明初之时,在位者勤政好学,讲学虽未制度化,但于圣学尤为宽容。

  但是到了英宗的时候就有变化了,因英宗以冲龄即位,三杨(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)柄政,感于身负幼主教育之重责大任,上疏请开经筵。

  始制定经筵仪注,每月二日、十二日、廿二日三次进讲,皇帝御驾文华殿,不过如果太冷或者太热的时候,则暂免学习。

  颇有开公共课的意思。

  开经筵为朝廷盛典,由勋臣一人知经筵事,内阁学士或知或同知经筵事,六部尚书等官侍班,另有展书、侍仪、供事、赞礼等人员。

  除每月三次的经筵外,尚有日讲,只用讲读官内阁学士侍班,不用侍仪等官,讲官或四或六,每伴读十余遍后,讲官直说大义,惟在明白易晓。

  日讲仪式较经筵大为简略,或称小经筵、小讲。

  经筵讲学自此制度化,每日一小讲,每旬一大讲,主要是儒家思想教育。

  这等于是给皇帝上课了,皇帝的老师,当是帝师,可是这么多人,不可能都是帝师,怎么办呢?

  只能视之为先生,平民百姓家还得给先生束脩呢,皇帝家怎么办呢?

  总不能都赏赐吧?大明朝的皇帝都很抠门儿的,继承了朱元璋这位老祖宗的抠门门习惯,不给钱,给什么呢?请他们吃饭!

  这吃的就是御膳了。

  宫中不缺食物,更不缺肉食,先前说过,翰林院清贵也清苦,能吃一顿经宴,是打牙祭了,而且经宴吃不完,是可以打包带回去的!

  关键是,能有这个荣幸的人少之又少,这四菜一汤,已经有了经宴的规格,众人都惊诧不已。

  还是来送御膳的内宦,偷偷的跟翰林学士道:这是皇爷特意赏赐翰林院诸位大人的....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m22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