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百八十九章:白露苍苍谁为霜。_从开局就一路横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雪是指降雪强度较小的雪。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。荒岭极南的南部与北部温差较大,冬天一般只有北部降雪,南星极少降雪。由于全星气候变暖,大荒南部有的地区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,而北地,已进入封冻季节。

  小雪之后,是大雪。

  大雪,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。节气大雪的到来,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,降水量渐渐增多。大雪节气最常见的就是降温、下雨或下雪。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,它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,即气温与降水量。节气的大雪与天气预报中的大雪意义不同。实际上,大雪节气的雪却往往不如小雪节气来得大,全年下雪量最大的节气也不是在小雪、大雪节气。如黄溪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全年下雪最大的节气,既不是“小雪、大雪”,更不是“小寒、大寒”,而是在春季“雨水”节气。

  大雪之后,是冬至。

  冬至,标示着北水蓝星的太阳星高度最小,白昼时间最短,但是冬至日的温度不是最低。冬至这天太阳星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,太阳星几乎直射南回归线,又称为冬至线,太阳星能量对北水蓝星最为倾斜;因此,冬至日是北水蓝星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,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。而冬至以后,太阳能量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,北水蓝星的白天就逐渐变长了。冬至节气,意味着开始进入寒天。时至冬至,民间便开始“数九”计算寒天了,“数九”是李乾宸前世民间一种计算寒暖日期的方法。民谚云:“夏至三庚入伏,冬至逢壬数九。数九是从冬至逢壬日开始算起,每九天算一“九”,依此类推。一般“三九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,所谓“热在三伏,冷在三九”。当数到九个“九天”,九九八十一天,“九尽桃花开”,此时寒气已尽,天气就暖和了。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,因为冬至这天北水蓝星虽得到的太阳星能量最少,比南水蓝星少了约百分之五十,但是因水蓝星表面有大气和水分,能够储存热量,并不是“即存即失”,而有“积热”。冬季的真正寒天是在冬至之后,冬至后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了,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,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,呈现“入不敷出”的状况。到了“三九天”,积热最少,温度最低,天气也就越来越冷了。由于东水蓝星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,这天文意义上的气候特点对于东水蓝星多数地区来说,显然偏迟。待到过了这个“冷锋”之后,天气就会渐渐变暖。

  冬至之后,是小寒。

  小寒,标志着寒冬正式开始。冷气积久而寒,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。它与大寒、小暑、大暑及处暑一样,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。小寒的天气特点是:天渐寒,尚未大冷。俗话有讲:“冷在三九”,由于隆冬“三九”也基本上处于该节气之内,因此有“小寒胜大寒”之讲法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m22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