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236:如出一辙_大唐之镇世武神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绝不会如同上次一般来,创造出奇迹来。”

  大殿上众多人开始赞成这两文臣的观点。

  就连武将中,也有不少武将也附和起来。

  长孙无忌本就有心推举唐昊,大步上前,冷冷的看着众人,缓缓道。

  “若是这次,不是三千甲士,而是两万呢?”

  闻言,众人心中微微一阵骚动,没想到长孙无忌会站出来力挺唐昊出征。

  但,如今,战事迫在眉睫,不是文武之别,个人立场的时候,而是关乎到大唐安危的国事。

  众人也未多想,仔细琢磨起长孙无忌的话语来。

  沉思片刻,杜如晦摇摇头道。

  “且不说这奇袭之策是老黄历了,就单单唐县子本人而言,虽身为定远将军可领兵五千,但并无率兵参与过万人团战经验。或许他是能带兵三千突袭,可未必能带着两万骑兵有所建树。”

  站在武将最前排的高士廉,缓缓道。

  “未必。”

  “不论是奇袭襄城,还是字突厥后方的迂回歼敌,还是逃出十数万大军包围圈,无论哪一步,主将那怕是稍稍犹豫,略有偏差,这支骑兵都会万劫不复。”

  “然而这支队伍,却能在瞬息万变中安全返回,完成了一个个不可能中的可能,单单这一点,便不比在场的老将们差多少。”

  说到这里,高士廉的目光从老将们的脸上一一扫过。

  那些老将们,虽然心中不服,但也不得不承认,微微点了点头。

  程知节脸上闪过一丝不忍,眉毛一拧,不禁脱口说道。

  “陛下,如今大唐帅才处于青黄不接之时,我那儿子侥幸捡回一命,如今再让唐县子去犯险,这……”

  程知节说这番话可谓情真意切,倒不是说他害怕战事,若是这样,以他国公身份,大可不必将儿子送去参军。

  只是,联想起这突袭,必然比自己儿子营救要危险上百倍,若唐昊真有不测,对大唐而言损失的可是一位卓越的帅才,这损失是完全无法弥补的。

  “此言差矣!”

  长孙无忌挺起胸膛,凛然道。

  “唐昊的才能诸位有目共睹,恰恰缺的便是这样的大战来磨砺,若一直呆在老将的庇护下建功。今后,又有何德何能来率领大军征战四方。”

  这番话,虽然看似有些残忍,但也是事实。

  一时间,程知节无言以对,但心中那股担忧仍是挥之不去,看着高士廉和长孙无忌,心中一阵烦恼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m22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