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七百六十七章 分吞北原,暗下协定_重生之再许芳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北原政权一分为二,又因高祖、太宗当年对之激烈抗击,国力正弱,大隆若有意吞并灭亡此国,眼下确实是适当时机。

  否则,若待北原两廷重修旧好携手壮大,将来对大隆未必不是威胁。

  这些话,大君并不需一一说明,虞沨心里也清楚。

  若能打下北原,疆域进一步扩展,而那些追随北原的属国,也势必会臣服大隆。

  自从十国之乱,丧失的中华领域,被蛮夷占领的城邦皆能收回。

  大隆才能成为真正强国。

  阴山以北,大片草场极适养殖战马,更有肥沃之原,适于农耕。

  更能与边域番邦打通商路,无论于国威抑或经济民生,大有益处。

  经过这二十载休养生息,积蓄战备,大隆眼下足以对北原发动全面战。

  “若我西梁针对西廷,大隆攻打北廷,两国联手,势必能将北原拆分吞并。”大君意气风发。

  可到那时,西梁便是唯一能与大隆抗衡之邦。

  两人心里同样很清楚。

  不过大君信心十足,他相信虞沨素有远见,当明白得失,西梁不是大隆之敌,决不会为了防备西梁壮大,就白白舍弃机会。

  无论关系内政抑或增强国力,这时对北原用兵,百利而无害。

  虞沨当然也不可能与西梁反目,再树一敌,若西梁与北原联手,对大隆决无益处。

  而经过这场战争,无论大隆抑或西梁也都需要时间休养生息,相比而言,大隆更为强大,短期之内,西梁没有实力对大隆挑衅,至于将来……百年之后,那就是子孙后代的天下,谁强谁弱,大家各凭手段,不会有人当真“长活万岁”,奠定功名基业,只在有生之年。

  “大君有此雄心,何不上谏圣听。”虞沨忽而一笑。

  他只是个亲王,说到底,改革军制也好,兴兵北原也罢,都是龙椅上那位才能决断。

  “圣听?”大君也是一笑,往北向略微一指:“远扬是说我那四弟?以我看来,他已经穷途末路了。”

  这话实在“大逆不道”,虞沨当然不置可否。

  却也没有装模作样怒斥不臣痛表忠心的必要。

  “我明人不说暗话,太皇太后虽有监政之权,到底是后宫女子,关重国政,将来大隆要务,势必离不开远扬辅佐。”大君这意思,无疑是说大隆朝政在甚长一段时期,其实是看虞沨决断。

  接下来的话就更加“嚣张”:“倘若远扬乐意,咱们两个同心协力把北原吃干抹净,西梁愿率先出兵,我有妙计,可挑北原西、北两廷修好不成反而为仇,先使其内乱,大隆可待时机更好再全面用兵,保证北廷数座关隘,尔夺下不废吹灰之力。”

  “而我虞颢西愿以国书为证,只要我在王位一日,决不犯大隆,有生之年,西梁与大隆坚定友邦之谊秋毫不犯,使边境太平。”这当然就是权宜之计了,大君说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m22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