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七百六十三章 秦杨二女,谁更“诸葛”_重生之再许芳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们人多势众,而自己百口莫辩。

  管事们可不理会区区宫婢是否冤枉,更不会公正评理,闹将起来,都脱不过一轮鞭子,打完还得继续涮洗溺桶。

  身上疲累不堪,可夜深却辗转难眠。

  秦子若怎么也想不明白,她竟会到这样的境地。

  明明形势大好,一切都如她预料一般。

  姐夫登基,姐姐母仪天下,就连苏旖景,没等她亲自动手就被掳失踪!

  可为什么上苍这般眷顾苏妃,为什么?

  秦子若决不相信苏妃未曾被掳的说辞。

  可到头来,为何成了镜花水月,她那般美满安怡的规划被彻底打破,露出生活狰狞残酷的面目。

  她舍弃自身成全家族声誉,为何沦落到这般境地,没有人救她脱离苦海?

  姐姐就不说了,经过大皇子的事,是自身难保,可是天子终究还是一国之君,她的父亲仍然还是中书右丞,就算叮嘱一声,这些该死的宦官宫女也不敢这般对待!

  是彻底被家族被世人遗忘了么?

  想到自己舍身忘死,最终却沦为一子废棋,秦子若如何甘愿?

  不,她不能在这时绝望,倘若就此死在役庭,而不能将所受之苦还诸苏氏,绝难瞑目。

  仇恨,往往成为绝境中人唯一支柱。

  虽然其实本质就是,千古艰难唯一死。

  不想死去,必须活着,可身陷艰辛,需要的是动力与支柱。

  她不能怨恨冷漠无情的家族,“忘恩负义”的天子,因为他们是唯一可能把她解救出去的人。

  所以,只有怨恨苏妃,以及曾经倾心思慕的人。

  这却又成为另一重痛苦,每当深夜梦回,毒牙一般地咬噬在她心口。

  役庭是封蔽的,若无“外力”,身在其中之人绝对无法察知这条甬道以外的事。

  可秦子若却知道了秦家面临的窘境,当然是赵贵有意泄露。

  是要让她知道,秦家无能为力,能救助子若之人只有天子。

  “姑娘想让我去乾明宫传话,总得有个说法吧,我是直话直说,圣上又不是不知道姑娘你身陷役庭,若要庇护,姑娘也不会是这般处境了。”

  赵贵先是得了杨四娘的嘱托,楚心积虑的要从秦子若嘴里套话,可秦子若也知道厉害,一直咬紧牙关不开口,只许以重利,希望赵贵能与乾明宫的内宦搭线,提醒天子她现在的处境,希望天子能救她脱离役庭。

  但赵贵本就没有这般“通天”的本领,当年五皇子事发,德妃虽没让他们这批宫人受到牵连,可没了倚靠,赵贵被打发去了钟鼓司,区区一个侍者,别说乾明宫,东西六宫也不能随意出入,除了当值之处,也就只能往役庭跑跑,往常照顾杨氏诸女,还是凭着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,再自掏腰包上下打点,让他“活动”去乾明宫就太过为难了,杨四娘也不会这般刁难赵贵。

  是以事情一直没有进展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m22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