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四百五十六章 虞洲娶妻,秦妃“乐祸”_重生之再许芳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两家就此争执起来,长平伯便四处张扬安三郎命硬剋妻,致使安三郎婚事受挫,年及冠尚未定亲。

  三郎之父十分气愤,欲去长平伯府理论,甚至想活动一番,找御史参长平伯一本,却被儿子劝解,称长平伯只有那一个女儿,如珠如宝地养大,一时没了,伤痛欲绝下才会行极端之事,虽有过错,却也可怜,何必为此结怨。

  另还有几件事情,似乎也能证明这位安三郎才华不错,品性更值得称颂。

  旖景便修书一封,先与卓应瑜通了气,把安三郎的情况知会了她,问她打算。

  那小妮子飞速给出反应,并且是亲自来了一趟关睢苑,通红着脸却斩钉截铁说着“我愿意”。

  又说卓夫人,听旖景突然提起安家又是一怔,十分疑惑世子妃从哪儿“偶然听说”,当然没敢追问,只拿安三郎“名声”为借口,直称是替侄女打算:“世子妃也知道,阿瑜父母早逝,真真可怜,我与她大伯在她婚事上头更加谨慎……”

  旖景心下有些不耻——若真为侄女打算,也不会疏忽成这样,应瑜都十八了,卓夫人这位伯母从没为她操过心,好容易有个上门求亲的,男方条件当真不错,卓夫人却连问都不多问一句,就以风传的“剋”名推托。

  不过却没有与卓夫人计较的必要,旖景又是微微一笑:“夫人也晓得,我与应瑜、十一娘颇为交好,想到应瑜年已十八,难免替她操着些心……有的话我也不瞒夫人,因着应瑜父母双亡,从前也有传言说她命硬,再有现下多数世族,死守着那‘丧妇长女’不娶之则……应瑜婚事艰难,我听说这一件事,便打听了一番安家的情况。”

  便把安三郎的情况说了一遍。

  卓夫人自然听明白了世子妃的意思,可始终有些犹豫:“唉,听来那孩子倒是个不错的,不过旁人不明就理,且将传言当真……我终究是应瑜的伯母,隔着一层,就怕……外人议论我与她大伯苛待。”

  韦夫人在旁听着,也晓得世子妃是要为卓应瑜出头,这时直叹暗气——卓夫人平日里看着挺明白一人儿,怎么在这事上就如此糊涂?直到这时,她还顾念着那些虚名儿,应瑜婚事上本就艰难,当伯父伯母的又不上心,寻思着与其让姪女低嫁担个苛待的名儿,莫如留在闺阁一直锦衣玉食地娇养着,看在旁人眼里,也只以为应瑜背着命硬的名声嫁不出去,伯父伯母却半点没有嫌弃,美名儿倒让卓尚书夫妻赚了十足。

  他们以为世间都是糊涂人,耳目闭塞不成?

  眼下可不已经有了那些精明的贵妇,看穿了卓家两口的用心,私底下对他们早有非议。

  韦夫人心随意动,开口就劝道:“这么些年了,谁没见尚书与夫人将侄女看作亲生,哪会背后嚼牙,便是有那些心怀恶意的鬼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m22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