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24章逆十字架_从1935到2020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嬷嬷!“

  董牧师的儿子,并没有象这个时期国人般,把“女洋人”称为“洋婆子”,而是用了“洋嬷嬷”这个更贴切的说法。

  “女洋人?”

  这个说法让董牧师悬起的心放下了,他之所以现在过得如此狼狈,很重要的一个原因,就是上海地区的特务也盯上了他。好在他本人是当地名流(董牧师可是替冯玉祥传过教的,并被待为上宾的),没有证据下特务们虽然怀疑却也不方便出手。

  他对董牧师道:

  “那两个人好象是想请你去主持慈善工作,现在正和妈妈在房间里聊天。”

  董牧师走进家门,然后第一眼就看到了他儿子说的那个长得非常漂亮的“洋嬷嬷”。

  然后他瞬间眉头大皱。

  因为他注意到,这个“洋嬷嬷”虽然一身天主教教袍,但是挂在胸口的十字架,却是倒着挂的!

  逆十字架,这个符号的原型来自于天主教——圣彼得(圣伯多禄)宗徒是被倒挂在十字架上钉死,因为他觉得他不配和耶稣以同样的方式钉死(正挂)。亚历山大学者俄利根是第一个报道出圣彼得宗徒是倒挂钉死的,圣彼得宗徒请求以这种方式遭受痛苦。

  倒十字架常被基督徒认作是圣彼得的标志,因为传说他是(在自己的要求下)被罗马人钉上倒十字架的,于是,它也能被视为罗马天主教教皇的机关标志。

  但是,世事有时就是如此有趣,比如,孔老夫子的“以德报怨,何以报德”的话,就被后人恶意地砍掉一半,硬是把讲究有仇报仇的“肌肉夫子”孔老先生打扮成了“超级小受”。

  而明明是极虔诚的基督徒标志的倒十字架也无法逃脱这种命运,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们别有用心的引申曲解,“倒十字架”,在很多时候,却成了“反基督”的标志。许多魔鬼、撒旦的崇拜者,就是经常配带倒十字架的标志,甚至直接将其纹在身上。

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,正宗的基督人士,已鲜有人会配带“逆十字架”——因信徒们没有多少人敢自比圣彼得,都“不敢”这么带。而逆戴十字架的,基本是三十年代大萧条时代,逐渐在欧洲兴起的那些“撒旦崇拜”的魔鬼信徒们。

  所以,当董牧师看到一身教袍的艾琳娜居然挂着逆

  十架出现在他家里时,顿时是大吃了一惊。

  “她是一个狂信徒,至少曾经是!”

  这是董牧师看到艾琳娜后的第一印象。

  所谓相由心生。作为诸神在人间的代行者,光之圣女出身的艾琳娜身上,有着浓重的洗不掉的宗教气息。哪怕现在的她信仰已经崩坏,更“大逆不道”地以“屠神”作为自己活下去的目标动力,但是漫长岁月培养出来的“宗教气质”,而且是上位者的气质,哪怕是静静地坐在那儿,还是不断地从身体里释放出去。

  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m22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